
2014/08/15
第一名: ASEC
國別:日本
材質:LMO
2015市占率(估):20%
主要客戶:(Nissan) (Renault)
第二名: LG Chem
國別:南韓
材質:LMO
2015市占率(估):15%
主要客戶:(GM) (Ford) (Renault) (南韓現代)
第三名: Panasonic
國別:日本
材質:三原材 NCA
2015市占率(估):13%
主要客戶:(Toyota) (Ford) (Tesla)
第四名: A123 Systems
國別:美國
主要材質:LFP
2015市占率(估):11%
主要客戶:GM Fisker 上海汽車 BMW
第五名: SB LiMotive
國別l德韓
主要材質:三元材
2015市占率(估):9%
主要客戶:BMW
第六名: GS Yuasa
國別:日本
主要材質:LMO LFP
2015市占率(估):6%
主要客戶:Mitsubishi
第七名: Toshiba
國別:日本
主要材質:nLTO
2015市占率:3%
主要客戶:Honda Mistubishi
在Roland的排名中,最令人驚訝的當然是AESC這家日本公司的排名,竟然擠掉目前最被市場看好的南韓LG Chem。
這或許與AESC交給Nissan的Leaf還有點照預估值在走,且Nissan再下來要推的PHEV或Hybrid及新款BEV都被市場看好有關吧。
就以2011年,Nissan Leaf全電池車,賣了9700台。2012年預估可達22,000台。到2013年,Nissan想將LEAF推上年銷60,000的高峰。先不說2013年,就2012年來說,以目前的銷售進度看來,其可能會達陣。如果其預估沒失準頭的話。對於AESC的電池銷售,當然有推波逐浪之效。
再加上Renault來勢洶洶的,主車款也多用AESC的電池。也多少增強AESC的實力。
而LG雖然將最大的兩家美國車廠抓住了,但是通用的餅雖大,卻只賣出芝麻渣,FORD對電動車也是想要小玩而已,甚至主力廣告只有放在Yahoo的網路上面,預算不到正常量的十分之一,說有決心賣出大量的電動車,恐怕沒人會相信的。即使LG再加上Renault的小車及南韓現代車廠的油電混合車用電池組,總數算起來,恐怕量還是比不上Nissan LEAF單一車種的電池用量。一下子排名易位,應該也不是太奇怪的事了。
而在Pike排名中第二的美商Johnson Controls竟然擠不進Roland名單的前七名之內,這才真叫人跌破眼鏡。照說,Johnson Controls挾全世界最大的汽車鉛酸電池供應商的地位。雖已經與SAFT解除鋰電池廠合資了,但其不僅有自行研發鋰動力電池已久,且與Hitachi鋰電池研發,也保有非常良好的合作關係,對於電池的用心可說不留餘力。且與FORD及GM都有在驗證其鋰電池組的車款之中。以其在汽車界的關係與影響力,竟然不被Roland看好,一下子丟到七名之外,真的令人不敢置信。不過,Roland在其報告中強調微型Stop-Start的車,將來市場量會非常可觀,則該類車,無論是用鉛酸或鋰電池,對於Johnson Controls來說,都是相當有利的。至少,現在歐洲市場上,Johnson Controls透過其子公司Varta已經將歐洲的Stop-Start車的市場佔有大部份的電池量了。並且,各方都看好Stop-Start車將漸漸都改用鋰電池組。如果態勢朝此方向走,雖一部車的電池用量雖小,但是螞蟻雄兵,小雨也經不起常落,其累積的量就無可限量的了,而此方面應該是Johnson Controls的強項才對。說Johnson Controls沒有機會進入前五大,是有些不可置信啦。
Panasonic上次被Pike給排在第六,就覺得可能有誤了。雖其交的Tesla Motor的電池量可能不大。但是,其是豐田電動車的主力電池供應商。雖則當今銷量最大的Prius油電車主要是用鎳氫電池(NiMH),但是,Roland的預估是定在2015年份。如果Panasonic可以做出產量出來,我想豐田還是會想換用鋰電池組的。畢竟鋰電池組已經證明比鎳氫NiMH特性好多了,至於成本,屆時應該也差不多了。加上Toyota的新RAV 4全電動車也是用Panasonic的電芯,以舊款RAV4的成功,加上是由Tesla全力開發的,將來市況可期,電池用量當然不會少。所以,Panasonic在Roland的排名前升,可以說比較合理。
而對於A123 Systems的排名,兩家的看法接近一致,且都有擠進前五名。那才叫人拍案叫絕。如果A123目前所公布的客戶群是真的,且有按照進度在進行,那無論是Roland或Pike的排名都不容挑戰。但問題是,現在有多家法律事務所在告A123,說其資訊造假。這又與這些市調公司的報告顯得矛盾了。如果說Pike在二月份的報告尚還沒有這些訴訟出來,將A123排在第五,還可說是不查或尚不知曉。但是,Roland的報告是今天公布的,A123的可信度受挑戰是擺在眼前的事實了,但Roland竟然將其排名又往前進一位,那真的又變得很有趣了。
不要忘記,Roland預估到2020年,全球頂多有五到八家鋰動力電池大廠可存活,其將A123的位階拉這麼高,並強調說A123可以在卡車領域上有高達30%的市占率。完全與A123對外公布的口徑一致,兩家對照的結果,也不禁令人懷疑目前A123那種接近垃圾級的股價是一種幻象嗎?不然,A123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,將兩家的報告都扭曲了嗎?是真是假,真的很難辨別。
不過,A123的鋰鐵電池雖容量密度較低,但其功率密度較強,或許對全電池車(BEV)不見得最優勢,不過,無論是最小型使用的Stop-Start微型油電車,或是一般的油電車到插電增程車,其都保有使用上的勝出點。只要其成本可與別人齊頭併進,也不是不可能如兩家市調公司那樣預估的存活下來,且在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的。 但前提是其成本可快速下拉,不然,是否可活到2015都是一個疑問號?
Toshiba算是異軍突起,先前Pike的排名,完全不將其看在眼裡,是有點不解。不然,在2009年的時候,個人就覺得東芝已經放棄鋰電池那麼久了,為了nLTO另起爐灶,絕對有其把握的。果然,Roland給他應用的地位,雖數量上尚稱不上大,不過,如果其製程不出問題的話,市占率一定會步步升高的,畢竟nLTO的特性那麼好,差只是生產不易,如果東芝將最困難的製造過程解決了,就看不出有什麼可以阻擋其前進的了。當然啦, Mitsubishi銷美的i-MiEV及Honda Fit EV的銷量要上軌道,不然,對尚處於待驗證的Toshiba來說,如要再擴大車廠基礎,就會變成有困難。
GS Yuasa在日本的地位與Johnson Controls在歐美的地位一樣,都是主要的汽車鉛酸電池的大供應商。但是,或許處於日本的環境對於鋰電池比較敏感吧。GS Yuasa很早就在研發鋰電池了,除了改性鋰錳之外,其對鋰鐵也相當用心,最慢明年就會應用在電動車上。只是,其被Roland將排名拉到A123及SB LiMotive之後,倒有些意外,以其所交的車廠數量之多,至少會比SB LiMotive強才對,或至少在量方面,應該會比SB LiMotive多。但或許Roland另有其資訊管道吧。不然,Pike與Roland的排名預估可說上下顛倒,有些奇怪就是了。特別是SB LiMotive抬面上主要客戶是BMW的兩款電動概念車,不要說BMW現在主要的電池供應商是A123,就是i8及i3這兩款車真的推出來,預估產量也不可能大的。至於目前BMW已在賣的Mini E也是乏人問津。這不是在比市場知名度,是以銷量來比的排名,為何SB可以跳前,有些不解。特別是根據南韓媒體的報導,去年(2011)SB LiMotive不但只做到300億韓元的生意,且虧損是營業額五倍多的1775億韓元(此兩數字或有誤,但SB大虧則是確定的。),怎算都不是一家有前途的公司 ,除非其另有抓到特大喀,不過,像之前其傳說抓到Smith電動卡車的單子,但後來證明Smith是選用A123當後補,仍是以Valence為主,且兩者都是鋰鐵電池,容易替補,SB應該是沒有插上手,那看好SB的那個客戶,可讓其地位高升?有待再查證。
對於中國市場的鋰動力電池,Roland雖沒輕視但也沒有特別看重,只估到2015年,大概會有8%的市占率。對於中國那些動不動就要幾百萬輛的電動車政策”廣告”,其好像也不怎重視。 不過,中國市場是真的不可掉以輕心的,特別是共產黨一個令下,五年之內要將電動車一下子提升起來,也不是那麼困難的。加上中國鋰電池廠那麼多,如果技術問題解決了,(特別是改性高溫鋰錳或偷或騙或買),其要爆發性成長也不會有多大的困難的,看看未來吧。
(Roland預估2015年動力電池組市場值是90億美元,2020年有500億之多。)